炎炎夏日,如有虚热口渴、胃呆纳少、易急易怒等症状,一杯清爽的桂花酸梅汤必不可少,既能解渴,还能恢复元气。作为一道美味的中药汤剂,酸梅汤可以改善夏季心火过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,同时也有开胃促消化、健脾消脂之功效。
三国时期,曹操“望梅止渴”充分利用了梅子的生津解渴功效。唐朝《千金翼方》有了“乌梅汤”的记载。北宋时期,用乌梅、肉桂、熟蜜放在水里熬煮,再配上砂糖、生姜汁,味道近乎荔枝,故称“荔枝膏”。
南宋时,用乌梅肉与干姜、甘草分别捣成细粉,再与官桂末、碎糖粒一起拌匀,与今天的酸梅粉相似。清朝时酸梅汤逐步流行起来,当时在北京是最出名的饮料。
酸梅汤是一道中药汤剂,其中乌梅、生山楂、陈皮、甘草、冰糖这五味药物必不可少。乌梅,味酸、涩,性平,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,主下气、除热烦满、安心,可敛肺、生津。山楂,味酸、甘,性微温,归脾、胃、肝经,具有消食健胃、行气散瘀、化浊降脂之功效。陈皮,性辛、温,味苦,归肺、脾经,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之功效。甘草,性味甘、平,可补脾益气、清热解毒、调和诸药。冰糖,味甘,性平,入肺、脾经,可补中益气、和胃润肺,止咳化痰。总之,乌梅主以生津止渴,山楂、陈皮功在消积化食解油腻,甘草、冰糖用于调和脾胃和矫正味道。
传统酸梅汤的制作方法
材 料
乌梅30克,生山楂30克,陈皮10克,甘草9克,干桂花3克、冰糖适量。
熬制方法
1、将选取好的乌梅、山楂、陈皮、甘草用清水冲洗1-2遍,除去原材料中的微生物和浮灰,控干水分。
2、将上述食材放入锅(宜砂锅或不锈钢锅)中,加水5升清水后浸泡2小时左右,大火烧开,小火慢熬1小时,将熬好的浓缩汁用筛网过滤备用。
3、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,使其溶化,搅拌均匀。
撒干桂花,汤汁温度约在70℃。常温晾凉后,放入冰箱冷藏,随时饮用,胃肠不好者常温饮用。
孙路路,中医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。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海派中医颜氏内科进修学习。师从海派中医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颜乾麟教授。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。
专业特长:擅长中药、针灸、贴敷等疗法治疗内、妇、儿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对眩晕、头痛、失眠、心悸、胸痛等心脑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、胃肠疾病、咳喘病、睡眠障碍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围绝经期综合征、亚健康体质的中医药综合调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。
扫描二维码关注掌上医生预约挂号
扫描二维码关注掌上医生预约挂号
91加热国产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久-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-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-91亚洲精品高清久久久福利在线观看
微信公众号